新品展示
各位烟友好,我是口粮食堂小编,今天将与您一起讨论如下香烟信息:
“无酒不成席。”这句话老生常谈,凡我华夏人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从来没人提及“无烟不成席。”是不是说:香烟在重要待客场合不重要呢?别忘记了,还有一句话叫“烟酒不分家。”有酒的地方自然就有烟。酒喝到到正酣,抱在一起交头接耳称兄道弟的不一定就真的处到那份上了,烟和酒才是难舍难分的亲兄弟。在所有社会场合中,香烟和酒的位置同等重要,而且很多场合没有酒可以,没有烟还真不行。
敬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众多凡夫俗子心中,基本可以称为国粹。虽然戒烟呼声愈来愈高涨,但香烟中所包含的处世之道,为人哲学,却不是戒烟所能带走的。不管吸烟还是不吸烟的人,对此中道理基本都会知道一些,所谓不抽烟但不可不知烟。其中有些共性的东西如果不知道,基本上可以被别人称为“无知”了。
比如,新姑爷上门,不管他自己平时吸不吸烟,也不管是否对烟满含厌恶,但是不能不随身带着烟。远远地看见长辈、平辈或晚辈,不论男女,都要恭恭敬敬递上一支烟,这相当于古时递门生帖一样,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和敬仰,希望新人得到认可和接纳,并不是说把要见的所有人都当烟鬼。接或不接新姑爷烟的人,都不会因为新姑爷给他们敬烟就觉得这姑爷“年纪轻轻不学好,这么小就抽烟”。敬烟这事所包涵的意义,已经超乎烟的本质,而是一种礼节,体现的是对初次见面的重视。
正因如此,很多父母对初登老丈人门的儿子,都会有很多礼节性东西要交代,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于烟的讲说。比如:登门后要主动递烟,不要让人家久等还不掏;敬烟之后还要挨个点火;不论男女都要敬到,即使明知女性亲属不抽烟也要挨个礼到;登门之前要先把烟盒拆开,到时候方便把烟抽出来;递烟时每次要抽出两支,人家会捡靠里面的一支拿走;要主动给饭毕落筷的长辈敬烟,等等。
有人说:年轻人不听长辈话,自行其是,所以社会才会进步。这说的也有道理。也有新姑爷不信敬烟这个迷信的,给别人看来这叫“不按套路出牌。”其结果可想而知。年轻人做事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值得鼓励的。但如果不敬烟,在他人眼里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想结婚,所以不尊重别人。
稍微正式的酒席都是有烟的。特别是红白事上,更是如此。亲朋好友来到礼桌前,还没上礼,接待人员就先把烟敬到跟前,有“感谢大驾光临,招待不周,请多海涵”的意思。坐到席第上,几瓶酒上来,烟除了每人一包应得的之外,还会额外给几个“酒司令”每人一包,作为拆散分抽之用。如果没人抽烟,这烟就归酒司令个人所有,剩余多少也归他享受。“倒酒辛苦,以资犒劳。”这是主家的心意,话没有说,全在烟里。
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且看一例。各位都知道,现今酒席上社会时兴打包,打包太过疯狂,有时难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抢烟。笔者有一次喝喜酒,三包“酒司令烟”刚往桌上一摔,即有一美艳少妇,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三包烟全部收入怀中,交给一个两岁左右的幼儿,说:“拿去家给你爷爷抽。”酒桌上几个男男女女顿时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半分钟过后,几个大老爷们即掏出各自随身带的香烟,你一支我一支飞来飞去开抽,仿佛本来桌上就没有给烟也不该给烟一样。在后来闲谈中,也没有因为少妇把烟顺走了,大家就冷落她。一桌人若无其事地聊天,气氛很融洽。这件事更使笔者觉得,烟只是烟,谁都能缺得了烟,唯独缺不了的是烟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烟本身教会我们的是大气和宽容,是待人接物的礼节,而不是教人自私和刻薄。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务接待中已经见不到烟的身影。以后香烟也会逐渐淡出寻常百姓的生活。但是敬烟礼节中所包含的文化却会一直扎根于每个普通的社会大众心中。没有烟也能把宾客接待得很好,但是不能因为丢掉了烟,就丢掉了中国传统的礼节,不能忘记烟也曾教会过我们很多东西。
张江口粮食堂小编为您带来的有关烟草的资讯,都欢迎各位烟友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更多资讯请关注口粮食堂官网www.kl-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