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展示
各位烟友好,我是口粮食堂小编,今天将与您一起讨论如下香烟信息:
家在杂技之乡,开的是烟酒小店,杂技与香烟这两个词常挂嘴边。细细琢磨,杂技和香烟的缘分还真不浅,不妨听我慢慢道来。
传言,杂技祖师爷吕洞宾赏了吴桥人一碗饭,那就是耍把式卖艺走生意。气勇尚艺又坚忍不拔的吴桥人沿运河而上,闯荡江湖,凭一身武艺,还有广结善缘,上的庙堂,下的乡野,脚步遍及五湖四海。
“朋友,来支烟!”这是吴桥艺人对陌生人的开场白。一支烟点上,亲近的话递上,很快大家就熟络起来。
“呦,这是什么牌子的烟?”
“哦,我闯生意捎回来的,味道不错,这包您尝尝!”
“走南闯北的人就是豪爽,谢啦!”
春典是江湖人的第二语言系统。其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如果两个江湖人,在使用春典交谈的时候,不懂春典的第三者,即使完全听到,也会是一头雾水。
“给您根‘草棵’,晚上咱‘搬山’去!”
“草棵”在这里,就是香烟的意思,烟叶卷成卷,就是“草棵”。而“搬山”呢,就是喝酒,干掉一瓶酒,就像搬倒一座山。常有人说,烟酒不分家,那么,“草棵”跟“搬山”这辈子也绑定在一起了。
出门靠朋友,见面一支烟。
吴桥人耍杂技有个特点,就是随手拈来。他不需要特意准备什么道具,身边有的东西都可以是道具。
比如简简单单的一个小魔术,取一根香烟,用右手捏住它,伸到耳朵眼边,用左手挡住拿烟的右手,将香烟慢慢地“捅”进耳朵眼里去。然后,右手捂住嘴巴,一张口,香烟竟从嘴里又完完整整冒了出来。神奇不神奇?
其实这都是假象,香烟根本没进耳朵没进口,只是手遮挡了一下掩藏了一下而已。魔术之术,就是没有的你也永远变不出来。而变出来的,都是手里早就准备好的。
还有一种香烟杂技更加刺激。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吹破天”小剧场,艺人何树森有一个拿手好戏,就是“鼻奏唢呐、口齿香烟”。他用鼻子同时吹响两个唢呐,嘴里还抽着一支香烟,将燃着的香烟含到口中,一会儿竟然有烟从唢呐里冒了出来。
相对撩妹的简单伎俩,这个相对要难一些。我在电视上见识到,其实还有更难的,把4根、8根甚至10根香烟藏在嘴里,最后能冒出烟、喷出火星子来,人称“火神”。
给你一根香烟,你能玩转几何?
我喜欢收集火花和烟标。收藏的多了,就会发现也有很多杂技主题的画面混迹其中。
有一张吕洞宾的火花,手握拂尘,仙风道骨。他与杂技渊源不浅。历史上,各行各业大都有始祖,俗称祖师爷。木匠尊鲁班为祖师,中医尊华佗为祖师,制笔业尊蒙恬为祖师,纺织业的祖师是黄道婆,制酒业的祖师是杜康,小偷的祖师爷是东方朔,唱戏的祖师爷是唐明皇,而杂技艺人的祖师爷是吕洞宾。老艺人家中常年供吕祖的影像或牌位;拜师仪式上,先拜吕祖后拜师;重组剧团、购置新棚等大型活动均要拜吕祖;班团演出前也须跪拜吕祖,一是向祖师表示谨遵师训,二求吕祖保佑平安。
而烟标上的杂技影像更不少见。三百六十行烟标上,杂耍就占其一。顶碗、柔术、蹬大缸、踩钢丝,杂技绝活精彩呈现。甘肃合水卷烟厂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出品有一枚“红娘子”烟标,它的主副版图案相同,均为身着便装舞剑的红娘子形象,在其右上方还印有金色的“巾帼英雄”字样。据《明史》记在,红娘子是明末一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奇女子,史书称她是“绳技红娘子”,就是耍杂技卖艺的女演员,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成长为一大批群众拥护的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枚烟标则把她飒爽英姿凝固在了方寸之间,令人难忘。
都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作为一个不会杂技的吴桥人,我练过把钢墩儿放在瓷碗里,让它来个“飞檐走壁”。后来又学着吸一口烟吐烟圈儿。
这个看似简单,其实费劲。有一次我练的嘴巴都酸了,也没吐出个成型的烟圈。
技巧不难,先吸一口烟,把舌头平摆在嘴里紧贴口腔底,将唇圈成圆形,然后不是用吹的,而是突然收缩食道再呼出来。
要是想增加难度,吐一个大的,再吐一个小的从大烟圈中穿过去,那就必须口型要圆,然后舌头的动作要灵敏,这个要求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曾经有一位男子,经过三年苦修,掌握了各种花式吐烟技巧,吐出来的烟雾千变万化,有圆圈、水母等各种形状,还有最经典的烟雾圈环环相连,真是佩服至极!
杂技有趣,香烟有味,杂技与香烟有趣味。喜欢它们的,我们做朋友吧!
刘耐岗口粮食堂小编为您带来的有关烟草的资讯,都欢迎各位烟友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更多资讯请关注口粮食堂官网www.kl-st.com